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杭州利来老牌国际最老牌的网站,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利来国国际APP锚具有限公司

一个浙大团队卖了:狮头股份收购利珀科技

2025-03-13 09:54:09 小编 阅读

  细看交易双方★,狮头股份是一家老牌A股上市公司★,以水泥业务起家,历经多次转型★;被收购方利珀科技则是国产机器视觉★“隐形冠军”,背后站着一支浙大团队★。

  至于为何要跨界收购利珀科技?《交易预案》也给出了答案——狮头股份坦言本次交易目的共有三点★,一是上市公司业务将拓展至机器视觉领域,实现向新质生产力转型;二是能够注入优质资产★,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增强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三是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强股东回报。

  显而易见★,利珀科技对于狮头股份而言★,无疑是一个优质的收购标的★。但需注意的是,狮头股份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交易标的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具有协同效应”,同时指出该交易存在可能被暂停★、中止或取消的风险。

  维权秘籍与惊喜福利来了★!风闻315:消费的 ★“坑” 与 ★“宝★” 等你诉说!

  王旭龙琦是浙江大学2008级光电系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发现工厂对产品质量检测有较大需求,于是决定为企业开发国产化设备。随后在2012年★,他正式创立了利珀科技,组建了一支由浙江大学工程学★、计算机、管理学博士★、硕士构成的核心团队,专注于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解决方案。

  然而此次转型效果不佳,龙净水业后续因商誉减值约7000万元★,导致狮头股份业绩大幅波动,2017年净利润亏损5072万元★,最终被“ST”。

  虽然IPO未果,但被收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交易预案》显示★,此次交易对手共有14名,其中有多家机构股东★,包含国风投、前海众微资本、元禾璞华★、毅达资本★、齐芯资本、西博创投、隆晟基业、辰峰资本等★。这也意味着,上述一众VC/PE得以凭借此次收购实现退出。

  投资界-并购最前线获悉★,日前★,狮头股份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珀科技”)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利珀科技将成为狮头股份全资子公司。

  时至今日★,利珀科技已成长为国产机器视觉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官网介绍★,利珀科技已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成果曾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浙江省装备首台(套)等荣誉。同时还承担了国家级“揭榜挂帅”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杭州市人工智能重大专项项目等。

  成立于1999年★,狮头股份最早由水泥业务起家,旗下的★“狮头牌”水泥彼时享誉国内外★,公司也在2001年成功登陆A股★。但好景不长,狮头股份此后的业绩持续下滑★,直到2016年剥离水泥业务给原控股股东狮头集团★,同时以1.162亿元现金收购浙江龙净水业70%股权,切入净水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利珀科技一度计划冲击IPO。去年7月★,大豪科技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所参投基金投资标的利珀科技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将在合适的时机申请IPO★。随后利珀科技也在去年9月发文★,宣布正式更名为“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印证了IPO计划。

  放眼望去★,跨界并购已成为上市公司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在证监会此前发布的“并购六条”中,明确提出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

  据《交易预案》披露,利珀科技2024年营收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达4109.46万元,同比增长超40%,净资产收益率(ROE)同步提升至21.64%。

  前不久★,慈星股份公告称,公司正筹划购买武汉敏声控股权,便是一笔典型跨界并购★。前者是国内首批电脑横机研制企业★,其主要产品是智能针织机械设备;后者则是由武汉大学博导孙成亮创立,专注于生产射频体声波滤波器。

  去年12月★,友阿股份也披露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具体来看,友阿股份是长沙及湖南规模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之一;而被收购方尚阳通则是一家半导体公司★。

  与此同时★,在一众跨界并购案例中,多个被并购标的盈利规模小甚至是亏损。这意味着背后存在多重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商誉风险和整合风险等。资产可能短时间内无法给股东带来回报★,后续如果不能实现开拓创新,甚至会拖累公司业绩。

  紧接着在2018年,狮头股份又以2.03亿元收购昆汀科技51%股权,转型电商代运营,但此后依旧未能改善亏损局面。根据业绩预告★,狮头股份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仍为亏损状态★,亏损规模为2600万元至3100万元。

  不过,跨界并购并非易事★。有投行人士表示,尽管跨界并购能让交易双方★、投资者、中介机构在短期内形成共赢★,但后续整合难度不容小觑,“上市公司应量力而为,中介机构也应引导上市公司避免实施过于激进的并购战略★。”